夏朝君主(zhu)用一个奇怪的“后”字来称呼自己。商朝的统治者用什(shi)么来称呼自己呢?
统治者选择什么样的称呼,是由他的思想理念决定的。
商朝君主认为(wei)“天命有常”,天命是(shi)不会改变的,因此治国以“威”,行的(de)是“霸道”,不服就征伐。他们(men)对自己的称呼,就会选择充满霸气的字(zi)。
商朝疆域图
商朝的统治者(zhe)对自己的称呼做了个奇怪的安(an)排,他们有两个称谓,在世时称“王”,去世后称“帝”。
这样(yang)做有什么奥秘?
我们先看看这(zhe)两个字是怎么形成的,也许就能探究(jiu)到商朝君主这么做的原(yuan)因了。
首先来看(kan)看甲骨文“王”字的结构。
“王(wang)”字的构造和演变过程
仔细观察(cha)甲骨文和金文“王”字字形,就像“一(yi)柄横置的钺”,而钺(yue)正是我国古代“军事统帅(shuai)权的象征物”。
“王”字初创之时指(zhi)代手持斧钺之人即有军事统(tong)帅权的首领,以主(zhu)刑杀的斧钺之外形构造的“王”字代表了绝对权威,不服从就斧钺伺候(hou),这正符合商朝治国崇尚霸道(dao)的思想。
再来看看甲骨文“帝”字的写法。
甲骨文”帝“字的(de)写法
从上面“帝(di)”字甲骨文的形状看,主要有两种主(zhu)流看法:
说法一:祭台
下面是几(ji)段木头,扎捆后(hou)形成一个台子,即(ji)祭祀的台子,用来代(dai)指祭祀的天神、上帝。
说法二(er):一种复杂的木柄武器
甲骨文在“木”的中间加一指(zhi)事符号,表示捆扎;在“木”的(de)上端加一横指事(shi)符号,表示固定(ding)在木棍前端的刀片利刃。在以(yi)竹木为武器的原始部落(luo)时代,带刃的武器“帝”威力(li)无比,所向无敌。使用带刃的木制武器的首领(ling)叫“帝”。
我觉得第一种说(shuo)法更合理,帝最初是指天帝。
天帝,在商朝既指上天又(you)指祖先神灵。死去(qu)的祖先和先代商王(wang)都升天为帝。这样,商就(jiu)将祖先和上天捆绑起来,祖先崇拜(bai)与天帝崇拜合二为(wei)一,即说明了商朝政权的合(he)法性,又起到了加强统治的作用。
试想一(yi)下,商朝的历代先王(wang)都升天成为“帝”,那谁反对商,谁就是反对天帝、反对(dui)上天。在远古蛮(man)荒时代谁敢反对上天神灵(ling)?谁还敢反对商朝的统治?这对商王朝统治有极大的好处。
商朝最高统治者生前称“王”,死后称“帝”,这反映了(le)商朝治国尚“威”,崇尚霸道的思想(xiang)。
商王生前是手握斧钺,执掌天下生杀大权(quan)的人间君王,死后神化(hua),成为掌控天下万物的神灵。
当然,凡事都(dou)有两面性,商朝的天命论一方面唬住(zhu)了天下的百姓,稳固了商王朝(chao)的统治,哪怕商王朝末期,“天命有(you)常”的思想也给周武王伐纣带来了巨大(da)的压力。另一方(fang)面,时间久了把自己都忽悠得坚(jian)信不疑了,所以商(shang)纣王才对周的威胁不是特别上(shang)心,牧野之战仓促迎战也不在(zai)乎,原因就是相(xiang)信“天命在我”、 “天命有常”,上天一定会保佑大商取胜。
结果(guo),一战败北,王朝颠覆!
更多精(jing)彩内容,欢迎关注“千年回响(xiang)”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