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biao)题:2021年(nian)CPI同(tong)比上涨0.9%,专家分析今(jin)年物价走势
1月(yue)12日,国家统计(ji)局公布数据,2021年12月,CPI(居(ju)民消费价格指(zhi)数)同比上(shang)涨1.5%,食品价(jia)格仍然是影响(xiang)CPI变动的主(zhu)要因素。2021年(nian)全年,CPI同比(bi)上涨0.9%,低于政府(fu)工作报告提出(chu)的“居民消(xiao)费价格涨幅3%左右”的(de)目标;PPI(工业生产者(zhe)出厂价格(ge)指数)方面,在保供稳价措施持续(xu)显效叠加国(guo)际大宗商品价格(ge)回落的因素影响(xiang)下,全年持(chi)续高位的PPI在临(lin)近年底时(shi)涨幅连续下降,最终(zhong)实现全年同比上涨8.1%。
关注1
猪肉(rou)价格重回下降(jiang)轨道,预计节(jie)前稳中有降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de)数据显示(shi),去年12月(yue),CPI同比(bi)上涨1.5%,涨(zhang)幅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环(huan)比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xia)降0.3%。食品价(jia)格仍然是影(ying)响CPI变动的(de)主要因素(su)。
其中,随着(zhe)鲜菜上市量(liang)增加,价格(ge)从高位开(kai)始回落,鲜菜价(jia)格较上月下(xia)降8.3%,与2020年同期相比(bi)仍然上涨10.6%,但涨幅比上月(yue)大幅回落20.0个百(bai)分点。
猪肉价格也(ye)基本结束反弹,再(zai)次回到下降轨(gui)道。与去年11月相比,猪肉价(jia)格仅上涨0.4%,涨幅比上月大幅回落(luo)11.8个百分(fen)点;相较于2020年同期,价(jia)格下降36.7%,降幅比上(shang)月扩大4.0个百(bai)分点。
一般来说,年底是猪肉消费的旺(wang)季,此次猪肉(rou)价格却一反常(chang)态呈现下跌(die)态势。农业农村(cun)部公布的监测数(shu)据显示,去年12月31日,全国农(nong)产品批发市场猪(zhu)肉平均价格为(wei)23.08元/公斤,比12月1日下降6.2%,比2020年同期的(de)45.46元/公斤(jin)下降45.7%。
分析原因,国家统计(ji)局城市司(si)高级统计师董(dong)莉娟表示,这主要(yao)是由于南方一些(xie)城市腌制腊(la)肉已经进入(ru)尾声,需求减弱,同(tong)时,生猪(zhu)出栏速度有所加快,进一步增加了供给,供需错配导致价格下(xia)跌。
市场供给(gei)的增加与养殖户心理(li)直接相关。中国农业(ye)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yi)研究所研究员朱增(zeng)勇解释,由于去(qu)年10月下(xia)旬曾出现一轮猪肉(rou)价格反弹,一些企业(ye)和养殖户选(xuan)择了压栏(lan),通过减少供给(gei)以期进一(yi)步抬升价格(ge)。元旦前,当时压栏(lan)的生猪集中出(chu)栏,同时,去年12月份生(sheng)猪存栏量也维(wei)持在较高水(shui)平,市场的猪肉供(gong)给整体比较充裕。
从需求来看,去(qu)年四季度的猪肉消费(fei)呈现了一个提(ti)前的趋势。由于此前(qian)猪肉价格曾一度跌(die)到10元钱每(mei)斤,不少人(ren)选择趁价低(di)时提前腌制腊(la)肉,也就(jiu)导致了原(yuan)本12月份(fen)才出现的腊肉腌制高(gao)峰提前结束。由(you)于一部分消费需(xu)求被提前消耗,猪肉价格从12月第二周便开始下(xia)降。
距离(li)春节还有两周左右(you)时间,猪肉价格还会(hui)变化吗?朱(zhu)增勇表示(shi),从往年来看,家庭或商超的(de)备货需求一般会(hui)在春节前两周左右结(jie)束,同时(shi),在“就地过年(nian)”的倡导下(xia),整体的(de)消费需求会受(shou)到一定影响,因此(ci)猪肉的消(xiao)费需求也会(hui)比较稳定。
在供(gong)给增加、需求稳(wen)定的情况下,春节前的猪肉价(jia)格将呈现稳中有降的(de)趋势。“不(bu)过,由于节(jie)前的消费需求(qiu)相比平时还是会旺盛(sheng)一些,因此回落空(kong)间不会太大(da)。”朱增勇预计(ji)。
关注2
煤价油(you)价回落,PPI连续(xu)两月涨幅收窄
国家统计(ji)局公布的数据显示(shi),在国际大(da)宗商品价格大(da)幅上涨的带动下,PPI去年上涨8.1%。自去(qu)年10月涨幅“见顶(ding)”后,PPI已连续(xu)两月涨幅回落(luo)。12月(yue),PPI同比(bi)上涨10.3%,涨(zhang)幅比上月回落(luo)2.6个百分点;环(huan)比下降1.2%。
其中,生(sheng)活资料的价格(ge)较为平稳,生产(chan)资料的价格变动是影(ying)响PPI变化的(de)主要原因。去年12月,生产资料价(jia)格同比上涨13.4%,涨幅回(hui)落3.6个百分(fen)点;环比(bi)下降1.6%,降幅比(bi)上月扩大(da)1.5个百分点。
生产资料中(zhong),最受人们关注,同时也是价(jia)格变动最大的分别(bie)是煤炭和石油。
随着保供稳价政策(ce)落实力度不断加大(da),煤炭价(jia)格继续回落(luo),煤炭开采和洗(xi)选业价格下降8.3%,降幅扩大3.4个百分点;煤炭加(jia)工价格下降(jiang)15.4%,降(jiang)幅扩大7.0个百(bai)分点。
植信投资研(yan)究院院长连平分析,保供政策延续(xu)使得煤炭供应较(jiao)为充足,同(tong)时,由于(yu)下游电厂库存高企(qi),企业持观(guan)望态度,受其(qi)影响,煤炭成交减(jian)少,榆林(lin)等地煤炭(tan)销售下滑明显(xian),导致煤炭价格下(xia)跌。目前,动(dong)力煤价格(ge)已恢复至822元每吨左右的正(zheng)常水平,环比下跌(die)24.2%,同比涨幅收(shou)窄至0.5%。
石油方面(mian),去年12月(yue),石油开采价格下(xia)降8.3%,精(jing)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ge)下降4.0%。11月下旬起(qi)国内成品油零售价(jia)连续3次下调(diao),汽油价格累计下调(diao)655元每吨(dun)。
国(guo)内石油价(jia)格的下调受到多重(zhong)外部因素影响。连平分析,一方面,奥密克戎导致国际疫(yi)情复杂化,加重(zhong)了对经济复(fu)苏的担忧,同时(shi),在通胀(zhang)预期高涨的(de)压力下,美国联合多(duo)国释放原油储备,伊朗谈判重启(qi)干扰市场(chang)预期。国(guo)际油价自去年10月底开启回调(diao),由高于(yu)80美元/桶回落至(zhi)70美元/桶以内。
不过,由于库(ku)存缩减,去年12月(yue)起国际油价震(zhen)荡上行,12月31日国内成品油价格(ge)上调,将对今年1月国内油品及化工产(chan)品价格有(you)所支撑。
■专(zhuan)家分析
今年物价(jia)走势如何(he)?
去年CPI同比上涨0.9%,低于(yu)政府工作报告提出(chu)的“居民消费价(jia)格涨幅3%左右”的(de)目标。从全(quan)年走势看,CPI始终表现低迷,开(kai)年连续两月涨幅为负(fu)值;3月(yue)起涨幅回正,但连续(xu)多月处于2%以下;直到11月,受猪价反弹、菜价高位等因(yin)素影响,CPI涨幅(fu)短暂回升至(zhi)2%以上,12月又再次回落(luo),同比上涨1.5%。
为何去年(nian)全年CPI与(yu)年初时的预期(qi)会有如此大差距?连(lian)平表示,去年的CPI走势可以用“低(di)位回升”来形容,主要影响(xiang)因素还是猪周期下行(xing)和高基数影响。
去(qu)年2月以来(lai),猪肉价(jia)格连续9个月环比下(xia)跌,全年均价同(tong)比下滑38%,对(dui)CPI同比拉动为-0.7%,多数(shu)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为(wei)负值。尽管油价回(hui)升支撑非食品(pin)CPI上涨,但核心(xin)CPI上涨有限(xian)。
从需求来看,散(san)发式疫情间歇性影(ying)响了接触性消(xiao)费和服务业的(de)恢复,消费需求较(jiao)弱。连平提供的数据(ju)显示,去(qu)年节假日出(chu)行消费仅为(wei)2019年同期的70%-80%。
判断今年(nian)的CPI走势,连平(ping)认为,在猪周期拐(guai)点呈现、价格传导(dao)进一步体现的带动下(xia),CPI有(you)望稳步回(hui)升,四季度部分(fen)月份单月同比可能超(chao)过3%。
春节前(qian)的价格走势则与食品(pin)价格走势密切相(xiang)关,若节前需求(qiu)明显上涨,食(shi)品价格环比涨幅(fu)与那些春节在(zai)1月的年份(fen)的平均涨幅相符,则(ze)CPI将维持1.6%左右的同比涨幅(fu)。但是,如果猪肉(rou)市场仍维持“供强需(xu)弱”的格(ge)局,CPI可能回落(luo)至1.0%左右的水(shui)平。
对今(jin)年的PPI趋势,连(lian)平认为,PPI下行趋势已确认,但(dan)疫情制约产能扩张(zhang)、能源短期供给弹(dan)性有限、国际运力短缺、生产去碳(tan)化等供给约(yue)束仍存,今年一季度PPI仍(reng)将维持相对(dui)高位,后续(xu)将在流动性收紧、需求增速(su)放缓、供给持续恢(hui)复、大宗商品(pin)价格修复及高基(ji)数的影响下(xia)较快回落,下半年(nian)可能出现负值。他(ta)预计,今年(nian)1月,PPI同(tong)比涨幅可能约为(wei)10%。
新京报记者(zhe) 姜慧梓(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