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可以通过公开认购,机构配售或两者结合来发行荐股之王。 但是,根据《上市规则》的规定,如果非机构投资者对新股的需求更大,则联交所将不会仅通过配售方式批准发行新股。 香港允许投资者从银行认购新股进行融资,他们可以通过开设现金账户参与新股的融资。 一般情况下,投资者可以通过经纪公司获得9倍于自有资金的银行融资,即100万港币可以100万港币认购新股。 但是,香港金融管理局会根据资产规模和其他条件批准每个经纪公司的融资上限。 当市场好转且新股认购更加集中时,由于融资上限,经纪公司可能无法满足所有客户的融资要求。 新股的认购价包括新股的发行价,另加:1%的经纪佣金,0.005%的SFC交易征费,0.002%的投资者补偿费,0.005%的证券交易费,总计为总认购价的1.012% 。 此外,如果为新股筹集资金,则将增加约6至7天的银行融资利息。 如果IPO非常受欢迎,那么多余的倍数会很高,这通常意味着更高的认购成本。 这是因为中奖率低,导致单位融资成本大幅增加。
作者认为,目前有兴趣投资香港股票的内地投资者应迅速加深对香港股票市场的了解和学习。 只要我们坚持价值投资的概念,并认真研究投资对象,我们就能超越所谓的专业机构投资者。 对于香港股票的初始投资,建议投资者从最熟悉的中国概念股票入手。 中国概念股是指在内地有业务的中国股票。 香港市场的中国概念股分为三类,包括93只红筹股和144只H股。 青岛啤酒H股于1993年在香港首次发行。H股在香港上市并交易已有14年。 选出四批境外上市预选国有企业。 这些企业在中石油,招商银行,海螺水泥等多个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在香港上市的国有企业股票和红筹股有234种,市值约为1.2美元。 兆。 除了这两种类型的股票外,还有第三种类型,即可能被忽略的中国私人股票,例如蒙牛和腾讯等股票。 2006年,香港中资股票的整体净资产,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超过了A股。 在香港,许多中资概念股比A股便宜。 其中包括在两地上市的45家公司,其中32家为A股,价格较H股高出50%以上。 从行业分布的角度来看,在香港上市的中国股票主要集中在金融,能源,电信等行业。 仅金融行业就占全部H股市场价值的70%,而通讯类股票占所有红筹股的56%。 从业绩上看,截至2006年12月,A股指数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23元,沪深300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2689.970,-8.38,-0.31 (右)指数为0.286元。 中国股票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528元。 从估值角度看,按照2007年7月2日的价格计算,A股指数的静态市盈率是43.84倍,市净率是5.23倍,沪深300的市盈率 指数为39.68倍,市净率为5.05倍。 海态市盈率为19.75倍,市净率为3.08倍。
由于QDII投资范围的放开和个人投资海外的开闸,保守估计未来一年至少会有500亿~700亿美元从中国内地过去香港,而这批资金购买的主要对象很有可能是中资概念股票,这也有利于缩小A-H股的价差。瑞士信贷中国研究主管陈昌华曾表示:“在香港上市的中国股票总市值约为2.3万亿美元,假定其流通比例为25%,那在香港市场上中国股票的流通比例为5800亿美元。如上所述,现在中国的存款总额约为17万亿人民币(约为2.2万亿美元),假定有5%的存款投资港元,那将为香港市场带来1100多亿美元的新资金,将近占香港市场上中国股票流通市值的20%”。可以说目前的港股中资概念股票存在着一批相对物美价廉的投资对象,美国著名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近期公开表示,“中国A股市场出现了香槟泡沫。3000点到5000点增长过快,增长曲线过于陡峭。这就是泡沫。从日本的经验来看,泡沫破掉后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治愈,日本股市17年来还没有真正康复,回到以前的历史最高估值水平。2007年我更倾向于买H股。A、H股之间价差很大,同样的公司H股的价格很便宜,A股还是太贵了。”“同样的中国公司,同样的管理者,同样的业绩,H股股价比A股股价低这么一大截。在这种情况下,不买港股而去买A股就是NUTS(笨蛋)。听说中国就要慢慢放开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港股直通车),这是对的。如果不让过剩的流动性释放,那么内地资产泡沫就会越吹越大。”当前美国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表面上有所缓解,10月1日美国股市也大幅上涨,各大金融机构纷纷表示对未来前景的乐观,但一些学者警告,真正的更大规模的危机会在10月末到2008年引爆,美元将加速大规模贬值,因此很多美国企业和一些敏感的香港商人,都在大量回购自己公司的股份,最大幅度减持现金。以防货币贬值及确保控股地位。美元贬值直接导致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的购买力也将下降。因此抢在这一切发生之前,大量买入在香港上市的优质公司的被低估的资产,将是有战略意义的聪明理财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