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5节分配的利弊
5.1分配不是股息
股息是上市公司对股东的投资回报中华财经财富。 其特点是:上市分公司是付款人,股东是收割者,收割的是上市公司的营业利润。 因此,股息基于上市公司的营业利润。 没有利润,就没有分红。
listed上市公司通常有两种形式的股息。 一种是分配现金股利,即上市公司将在一定阶段(通常为一年)以现金形式返还一部分利润给股东,从而偿还股东的投资; 另一种是分配红股,即公司将股东应得的现金股利转换为资本以扩大生产经营,并在来年返还给股东。 分配不是基于利润。 只要股东愿意,即使上市公司的经营蒙受了损失,也可以进行配股。 上市公司是收购方,股东是付款方。 股东进行额外的投资,股份公司获得资金以补充其资本。 尽管配股后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量有所增加,但这不是公司向股东的投资回报,而是追加投资的证明。
为什么股东将分配分配到股息中? 这是由于我国的股票市场和股东不成熟。 中国现代股票市场已经建立了很短的时间,并且正在发展和成熟。 股市规模很小,严重短缺。 只要您购买股票,就可以赚钱。 这种现实极大地激发了人们进入市场进行投机的热情,上市公司已经利用这一优势以低价向旧股东分配新股。 一方面,它增强了公司的财务实力,也满足了股东对股票的需求。
5.2配股和投资选择
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要配发新股时,应首先在老股东中配发,以确保 老股东公司的持股比例保持不变。 如果老股东不想参与公司的配股,可以将配股转让给其他人。 对于老股东而言,配发上市公司实际上提供了其他投资机会的选择。
可以根据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配股资金的投资方向和收益水平来判断老股东是否选择分配股份以增加对上市公司的投资。 但是,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除了配发外,股东还可以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或者投资于债券和家庭储蓄以实现额外的投资。 关键是确定投资收益。 如果配股后的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达不到居民储蓄存款的利率,很明显,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太差,其投资收益率很难与之相比。 居民的储蓄,因此股东可能不会选择将股票添加到列表中。 公司投资。 当然,当上市公司确认配股后,如果配股凭证不能流通,则其配股是强制性的,因为配股实施后,股票将被除权,价格将下跌。 如果旧股东不参与配股,他们的市值就会下降。 失利。 逃避分配的唯一方法是在分配之前出售股票。
在我国分配上市公司时,由于缺乏股但拿不出资金来参加配股,且还将其配股权 强制性的转让给上市公司的个人股东。这种举措实际上是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一种侵犯。
5.3 配股与投资风险
在比较成熟的股市上,配股是不受股东欢迎的,因为公司配股往往是企业经营不善或倒闭的前兆。当一个上市公司资金短缺时,它首先应向金融机构融通资金以解燃眉之急。一般来说,银行等金融机构是不会拒绝一个经营有方、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的贷款要求的。而经营不善的公司就不得不向老股东伸手要钱以渡难关。
从最近两年我国股市的配股情况来看,一些配股比例较高的公司往往都是业绩平平、不尽人意的。当然我国上市公司的配股之风盛行也有其他一些原因,如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期间资金较为紧张、贷款实行规模控制,上市公司也难以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另外从上市公司的扩展方式来说,由于通过配股来筹集资金比较容易,且因流通股股东所占比例较小也无法抗拒,所以配股就成为上市公司扩展规模的最好途径。
对股民来说,配股有时预示着更大的投资风险。
首先,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每年度都可有30%的配股额度,不配也就浪费了指标。许多上市公司纯粹是为了配股而配股,所筹资金并不一定有合适的项目去投资。如一些上市公司,因在本行业已无扩展余地,就拿着配股资金去经营一些非主营业务,有的干脆就将资金存银行或炒股票、房地产,而这些公司在这些方面是不具优势的。
其次,大比例、高溢价地配股意味着要用配股资金再造一个和公司现在规模相差无几的企业,即使能找到合适的项目,但项目的建设是否能顺利进行、项目投产后产品是否能有销路、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是否能跟得上,这都是影响配股资金能否在预定的期限内见成效的关键问题,上市公司对股民的投资回报就较难达到要求。
再者,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配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配股会将股民更多的资金拖入股市这个风险之地。按照分散投资的原则,鸡蛋是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股民不但不应将资金都投入到某一只股票,且还应留出一部分资金投入到风险较小的领域,如购买国库券或进行其它的实业投资。而每年连绵不断的配股势必将股民更多的资金拖入股市,使股民承担更大的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