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权益的内容是什么?
股东权益,也称为净资产,是指扣除负债后公司总资产的剩余部分决策主力。 它是指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总和。 它代表了股东对公司的所有权,反映了股东在公司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分析要点
股东权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了公司的自有资金。 当总资产少于负债时,公司陷入破产状态。 这时,公司的股东权益消失了。 如果实行破产清算,股东将一无所获。 相反,股东权益越大,公司实力越强。
股东权益包括以下五个部分:一是股本,即根据面值计算得出的股本。 第二是资本公积。 包括股票发行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和增值以及捐赠资产的价值。 第三是盈余公积,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按公司税后利润的10%提取。 目的是应对业务风险。 法定盈余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不再提取。 第四个是法定公益金,是按税后利润的5%-10%提取的。 用于公司福利设施支出。 第五个是未分配利润,是指公司将分配给以后分配的利润或利润
计算公式
净资产=总资产-总负债。
rules适用规则
股东权益比例应适中。 如果股本比率太小,则表明该公司负债累累,很容易削弱该公司承受外部冲击的能力; 而股权比率过大,则意味着该公司尚未积极利用财务杠杆来扩大其业务规模。
操作示例
例如,在1997年末上汽集团(相关,市场)的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为40.56亿元,负债为7.42亿元。 两者之差为33.14亿元,即上汽集团的净资产。 1997年底,其股东权益比率为81.71%(即<33.14÷40.56>×100%)。
股东权益的内容
股本
是根据面值计算的股本。
资本准备金
包括股票发行溢价,合法财产重估和增值以及捐赠资产的价值。
盈余准备金
分为法定盈余准备金和任意盈余准备金。 法定盈余公积按公司税后利润的10%提取。 目的是应对业务风险。 法定盈余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不再提取。
法定公益金
提取税后利润的5%-10%。 用于公司福利设施支出。
未分配利润
是指公司要分配以供将来分配的利润。
股东权益比率是股东权益与总资产的比率。 股东权益比率应适中。 如果股本比率太小,则表明该公司负债累累,这很容易削弱公司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而股本比率也太大。 这意味着公司没有积极利用财务杠杆来扩大业务。繁,为了使股东纠纷在法律的框架下得到解决,从而使公司正常运营,股东权益保护律师应运而生,简称股东权益律师。
股东权益律师的职责
股东权益律师必定是熟知《公司法》、《证券法》、《劳动合同法》、《合同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资深律师,他们以维护股东权益为己任,通过制定公司章程、修订股东协议、调解纠纷、会计审计、诉讼等法律手段预防、解决各种股东纠纷。目前,我国的股东权益保护比较薄弱,尤其是对于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缺失较大,专业的股东权益律师显然不多,据搜寻,只有北京市邦道律师事务所臧小丽、任景华两名律师打出了专业做股东权益律师的招牌,市场呼唤更多的股东权益律师。
股东权益的概念: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权益是指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表示当事人由于付出某种代价,可对关系自身利益的行为施加影响,并且依法从该项行为的结果中取得利益。股东是指依法持有公司的人,股东按其所持有股份的种类和数量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按其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股东权益就是股东基于其对公司投资的那部分财产而享有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