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一般投资者对投资的误区
首先是对业绩的误区
有很多投资者说我买的股票每股收益 都还不错,为什么不上呢? 什么美欣达股票。 我们所说的不好。 只有最好的才能在市场经济领域生存。 良好的业绩主要是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以中集为例。 在集装箱市场不景气的时候,中集可能还在徘徊,其他厂商要么退出,要么让中集入驻。 当集装箱需求上升时,中集的产能也将扩大。 中集集团2003年的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钢材价格的下降和成本的降低。 2004 年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钢材价格上涨和集装箱价格上涨。 中集有权决定价格,因此双方都有。 现在他的苦恼是控制集装箱的利润率。 其他人都准备搬家了,现在不知道有多少家庭有幸遇到这种麻烦。 这才是真正的功劳。
二、长期投资的误区
现在还有很多人说我是学巴菲特的,为什么现在持有某只股票还是不好 很长时间? 其实,对于价值投资来说,最重要的是认清公司,然后在有足够安全边际的前提下进行干预。 长期持有更多的是结果,而不仅仅是手段。
许多人往往只是因为亏本而长期持有某只股票,死守着。 这根本不能算是一种明智的投资行为。 一个人将来是否能获利取决于他目前持有哪种股票以及该股票未来的趋势。 过去的损失是沉没成本。 如果他们走了,他们就走了,你就有光明的未来。
就像马太福音中说的那样:“必须给他任何东西,以使他变得富有;如果他没有财富,即使是他所拥有的也会被带走。” 强大的股票往往是因为他们的暴政。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造就了赢家通吃的局面,而新高则落后于新高。 对于弱势股,我们不应该幻想救世主的出现。 即使有,根据该国目前的情况,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然是天使披风中的恶魔。
最后,关于庄家的误区
很多投资者喜欢和庄家一起钻进股票,以为庄家吃肉可以喝汤。 事实上,做经销商对经销商本身的资本并没有太大的好处。 经销商的利润主要体现在鼠标仓库。 看看几只强势股,以及大部分证券公司的自营盈利能力。 因为左庄一开始的目标就是错误的。 他们总是寻找那些表现不佳、无人关注、管理层愿意合作的人。 管理层自身内部和外部的合谋,可想而知公司治理的水平。 最终,愚蠢的愚蠢局外人拒绝进来。不再有愚蠢的局外人,他们必须变得最愚蠢。 无论经销商如何努力,股价最终都会回归其真实价值。
村里的人首先关心的就是他们的老鼠仓里的情况。 除非你是他的直系亲属,否则你应该远离毒品和毒贩。 你不可能用技术分析来了解其鼠仓的进出解决当前股市问题的一些看法
现在我国股市的市盈率已经接近甚至低于美国股市的水平了,已经具有了相当大程度的投资价值。但是,由于股权分置问题和大股东侵占挪用股份公司财产的问题一直不能解决,造成深沪股市持续低迷。
如果一下子解决不了,那就一步一步来先把容易的解决,或解决的底线定下来,给投资者以合理的预期。
我认为应该立法严厉处罚大股东对公司财产的侵占挪用。处罚的对象应该是大股东以及股份公司的高管。责任应该到人,情节严重的应该提起刑事诉讼。否则,中小股东的权益根本就得不到保障,也就不会有长期投资的信心。特别对持有国家股的大股东如果侵害了上市公司利益的话,必须要有说法。
在解决股权分置的办法短时间还不能出来前,就应该明确宣布,将来非流通股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上市流通,均应通过流通股股东的表决同意。把究竟是不是利好的决定权交到人民群众手中,给流通股股东将来利益不受侵害予以明确的保障。
对于解决股权分置方法的一种尝试,是否可以对部分合适公司的非流通股用公司红利按净资产为基准进行回购注销呢。这样既不增加流通股数量,又减少了非流通股数量,回购本身也是发放红利的一种方式。 今后,当上市公司大股东所持有的非流通股有意出售时,应先召开流通股股东大会进行询价,由流通股股东对回购的价格数量进行表决。以后除非进行新的询价,大股东对外转让的价格不得低于前次的询价。这样至少可以蚂蚁食象,逐步减少非流通股的数量,而又不增加其它的麻烦。
对于国家股一股独大的问题,应该象过去拆分电信一样,把国家股中的20%~30%转给社会保障基金,使其相互制约。社保基金基于其自身的要求应该会促使股份公司多分红。对于大股东恶意圈钱,侵占挪用股份公司利益的,由于社保基金从中也会受到损害,自然会与流通股东联合起来抵制大股东。这样就能从股东结构上相互制衡。
最后对红利所得税的看法。我认为面对大部分投资者亏损的现状再征收所得税是不太合适的。过去封建时代,哪里遭了难,皇帝老儿还会下旨免税赈灾,到了现代,政府也应该慈悲为怀。如果不能全部免除,可以根据股市的运行情况分级征收。例如某年深沪股市是下跌的,则该年度上市公司的分红免征所得税。如果某年深沪股市涨幅在0%~10%的减半征收,涨幅大于10%的全额征收。那时候征得越多,股民就越高兴。
想接着说几点。
在好多人眼中,上市公司造假严重。报表水份奇多!业绩说变脸就变脸。个人去搞基本分析无论从信息上、实力上都严重制约了向这一方面发展的能力。基本分析似乎不切合实际。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第一:基本分析决不止分析公司的报表,这只是其中一项。
第二:基本分析是可以慢慢积累的。当你分析完一些数据,资料后。很多资料可以累积起来,以后再去分析其实的公司会越来越容易。
第三:从身边的大小事情去发现投资的机会。当伊利牛奶卖得满大街都是的时候,你就可以意识到机会来了。当伊利股份跌下来的时候也正是大好的建仓机会。一切基于你了解有多少。
第四:发现好的公司,需要去跟踪分析。做得再好那只是过去,公司面对未来如何去发展。面对困难如何去面对,这些足以看清楚公司管理层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