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下跌后如何补仓,以及如何在疲软的市场中补仓
大多数老股票投资者习惯于在交易股票时控制自己的头寸,并且 他们通常对自己的头寸不满意,所以他们总是不喜欢上涨时和下跌时的情况论股网股市行情。这并不难过,当市场和个别股暴跌时,预留的资金专用于“讨价还价”。
但是暴跌后如何掩盖头寸? 这方面有很多知识。 我认为关键是要做“四个决定”:
首先,确定补货的位置。 股市暴跌,每个人都想在下跌之前逃脱高点,在下跌之后买入底部,但是没人知道最高点和最低点在哪里,何时逃脱以及下跌能弥补多少。 尽早化妆,化妆越多,化妆就越多。 如果补时太晚,您将失去购买低价的机会。 正确的方法是根据各个基金的性质和头寸比例确定适当的补充点:
一种方法是根据绝对跌幅确定补充点。 当形成市场的阶段性高点(例如3478点)时,将依次确定补充资金的预期点。 例如,当市场下跌高点的五分之一(大约2782点)时,第一次是覆盖该头寸,而当市场下跌四分之一(对应于2609点)时,第二次是覆盖头寸。 位置,下降三分之一(对应2319点))是第三次覆盖该位置,依此类推。
第二个步骤是根据收益确定补货的位置。 例如,上一轮市场从1664点升至3478点。 在此期间,市场上涨了1814点。 如果投资者打算根据涨幅的百分比来四次平仓,他可以选择市场涨幅的四分之一作为补仓点:涨幅的第一季度相当于3025点。 第二次是2571点,第三次是2118点,第四次(收回所有收益)是1664点。
第三是根据阶段的下降确定补货的位置。 即,将一定的时间段用作计算下降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并且当下降达到或超过该时间段内的预期点数时,可以覆盖该头寸。 例如,每天下降100点,每周下降200点,每月下降300点,等等,并以此为前提来计划覆盖头寸。
四是根据连续下降的天数(周或月)确定补给点。 例如,在确定补货计划时,将连续3天(3周或3个月)用作补货条件。 与前三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连续下跌天数(周或月)来补仓,并且仅使用连续下跌天数(周或月)作为唯一条件,而不考虑诸如此类的因素 只要下降的幅度或点数,只要连续下降,如果满足天数(周或月)的条件,该头寸将立即得到覆盖。
当然,对于任何带有下降点的仓位补充方法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但是与计划外和盲目追逐补给的方法相比,有必要确定补充点的方法,这更加合理和合理。 有效。
第二,确定补货类型。 当市场跌至预期点时,可以按计划覆盖头寸。 有很多选择后备仓位类型的方法。 以下三种可供参考:一种是手头股票中的套利股票,其基本面和购买理由未发生变化。 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补货方法; 第二个是急剧下跌的股票-在相同条件下同时下跌最多的股票。 应该指出的是,几只股票已经横盘整理别不大时,才可比较它们的跌幅,以此决定买入与否的参考依据;三是错杀股。有些股票投资者一直想买,但由于绝对股价、相对跌幅、横向比价等原因,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买入价位。某一时间因为突发利空加之大盘暴跌“配合”,该股票突遭持有人错杀时,往往是投资者进行补仓的绝佳机会。
第三,确定补仓方法。什么时间、补什么品种确定后,接下来还要确定补仓的具体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单次法——当补仓条件满足后,一次性完成补仓操作,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机会大但风险也大;二是均分法——先确定拟补仓次数N,再按计划每次补入N分之一,直到N次补仓操作完成时为止,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机会和风险都呈中性;三是递增法——分数次补仓但每次补入的数量都不相同,且一次比一次增加,呈依次递增的态势,既可等量递增,如每次增加1万元(第一次补仓1万元,第二次2万元,第三次3万元,第四次4万元等),也可倍数递增,如后一次补仓的数量均为前一次的2倍(第一次补仓1万元,第二次2万元,第三次4万元,第四次8万元等),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风险较小但机会也不大。
第四,确定补仓策略。一是补仓后大盘和个股涨了咋办?如果指数和个股处于相对底部区域,判断有可能是大行情刚刚启动,补入的股票就持有不动,未补入的资金继续加仓(适当提高补仓价格);如果行情性质属于超跌反弹,补入的仓位就要在大盘和个股冲高时获利了结,未补入的继续等待机会。二是补仓后大盘和个股跌了咋办?一要坚持按计划操作,切忌手忙脚乱;二要控制好单一品种的补仓上限,一旦某一品种的补仓数量达到或接近上限时,就要停止补仓,换补其他品种,防止个股风险;三要密切关注基本面的动态,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应对,必要时适当调整补仓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