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波动理论的介绍如下:
“每100位听说过道氏理论的投资者中,很可能没人知道Elliott的波动理论荣之联股票。” 这是汉密尔顿·博尔顿在1953年叹息的一种令人尴尬的艾略特的方式。
但是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alph Nelson Elliot)是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拥有完整的波浪理论体系的人。
埃利奥特(Elliott)于1871年出生在美国堪萨斯州一个叫玛丽斯维尔(Marysville)的小镇。 20岁那年,他离开家去了墨西哥,在那儿的铁路部门工作。 他从25岁开始从事会计工作。在随后的25年中,Elliott在墨西哥和南美的多家股份制公司工作。 在他称为“极端土地”的地方,他把平庸的工作变成了开拓性的事业。 在他工作过的许多公司中,他都帮助重组了公司。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许多公司免于长期亏损。 1916年,艾略特(Eliot)从动荡的墨西哥搬回美国。
但是,自返回美国以来的近20年中,艾略特所做的事情使他无法与一位出色的市场交易研究人员建立联系:他经常受雇于中小型公司 他还曾担任过公务员,甚至还曾为一家名为“茶室和礼品店”的小型月刊杂志担任编辑多年。 他甚至研究了餐厅管理。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这段时间写的一篇关于饭店管理的文章中,他第一次使用了“经济状况的起伏”的比喻,后来被他称为“波浪”。
但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如此伟大的波动理论封建主义者直到他60多岁时才真正开始研究市场交易理论,而这种变化来自他晚年的一次严重疾病。
●严重的疾病催生了波动理论
那是1929年,这是证券业历史最悠久的一年,也是美国股票历史上最悲惨的下跌 市场。 1988年,艾略特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 恶性贫血使他卧床不起,艾略特被迫退休。 时间的选择可能是巧合,也可能不是巧合。
经历了1920年代股市飙升的过程,并见证了美国股市最惨烈的下跌。 这为艾略特在后来的几年里开始学习交易理论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他开始学习道氏理论,并在查尔斯·柯林斯(他成立了底特律投资者咨询公司)的帮助下,致力于波浪理论的研究。 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中,他出版了证券交易领域。 技术分析的两个最经典的作品:“波动理论”和“自然定律”。
如果我们阅读“波动理论”的第一章,我们将会理解,艾略特必须对交易规则充满兴奋,不可阻挡和难以理解的理解。他说,这本书的作者,一切都是 受法律约束,没有比这更普遍接受真理了。mdash;—经济进步中导致的所有发展都遵循一种法则,这种法则导致它们以一系列相似且恒定的、有着明确波浪数和模式的波浪或者驱动重复它们自己。(《艾略特名著集》小罗伯特·R·普莱切特编著 陈鑫译)
●艾略特理论数学基础
离开波浪理论的数学背景去学习波浪理论原理只能是囫囵吞枣。波浪理论的数学背景就是斐波纳奇数列。艾略特在《自然法则》中承认,斐波纳奇数列提供了波浪理论的数学基础。
意大利数学家斐波纳奇发现的这个奇特数学现象是从这样一个假设开始的:如果一对兔子从第二个月开始,每个月生一对新兔子,那么置于一个封闭地区中的兔子在一年内总共会有多少只?根据兔子的生育周期,它们会从第二个月开始使兔子翻一番,在第三个月开始时,就有了两对兔子,在这两对兔子中,较老的那对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又生了第三对兔子,从第四个月开始,兔子对数的数字依次是3、5、8、13、21、34……依此类推,几年之后,这个数列就会延续出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这个数列就是斐波纳奇数列。
●神奇的斐波纳奇数列
斐波纳奇数列的特性在哪里?它为何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我们只要稍微列举出其中的几个特性,你可能就会对其兴意盎然,第一,数列中任何两个相邻数字之和,构成序列中的下一个数字,3加5等于8,8加13等于21,依此类推。第二,数列中任何一个数字与下一个数字的比例是0.618, 而任何一个数字与前一个数字的比例是1.618,这个比例就是“黄金分割”。第三,数列中的任何10个数字之和,均可被11整除。第四,数列中发展至任何一点的所有斐波纳奇数字之和加上1,等于与最后一个加数向后一项的斐波纳奇数字……( 《艾略特名著集》小罗伯特·R·普莱切特编著 陈鑫译)
斐波纳奇数列以及其揭示的黄金比例为历史上那些卓越的科学巨匠和艺术家所顶礼膜拜,像达芬奇、牛顿、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等都从洗锔缋斯等都从斐波纳奇数列及黄金比例的奥妙中吸取到了营养,他们中甚至有人把黄金螺线刻在了自己的墓碑上或者床头板上。
黄金率和斐波纳奇数列是自然之美、人类之美,反过来人类用这样的美的规律去创造艺术之美和人文之美。甚至人类本身就是这种美学规律的集中体现:人由上肢、下肢和躯干三部分构成,人的手指、脚趾正好是五个,人有五官,人的肚脐的高度差不多就是人身高的0.618,希腊人建造的巴特农神殿其高与宽的比例正好是0.618,埃及金字塔的侧棱线与底线的比例也正好是0.61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发现,那些启迪了古代人民科学智慧的黄金比率更是无所不在,其奥妙更是让现代人瞪目结舌,从原子结构、大脑中的微细管以及DNA分子,大到行星距离和周期,我们均可以看到黄金比率在其中的支配作用。
●黄金法则贯穿波浪理论
在道和艾略特之前,人们所看到的股票价格的变动规律是杂乱无章的,但道首先发现其三阶段发展的规律,到了艾略特那里,由于接触了斐波纳奇数列和黄金比率的奥妙,他发现,股票价格变动的规律同样受到这一奇特规律的支配。于是,在这一数学规律的基础上,他创建了完整的艾略特波浪理论体系。
他发现,股价向上或向下驱动是以五浪形式完成的,而调整浪则以三浪完成,而在五浪结构中,驱动浪的数量是3个,其数列形态正好是5-3-5-3-5,在调整浪对于前一驱动浪的回撤中,其回撤比率往往是一个黄金比率(0.618或0.382)。我们在应用波浪理论原理的过程中会发现,斐波纳奇数字和黄金率定律无所不在,贯穿在波浪理论的全部理论体系中。
更多波浪理论知识请关注扬帆股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