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ail散户投资者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的面孔? 散户投资者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的面貌? 散户投资者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的面孔?
由于会计信息具有影响资源分配的功能,是公司利润分配的信息基唇棺魍蚍焦善薄,因此,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和管理层通常会使用各种类型的财务手段来使这一“面子”成为现实。 更美丽迷人。 操纵利润,粉饰业绩并迷惑投资者的技术。 随着2007年年度报告即将全面公布,中小投资者如何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 如何避免“踩地雷”?
在这方面,《中国经济时报》最近采访了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肖星女士,她分析了上市公司的各种金融“变相技巧”。 。
““永书”中的链接是什么?
中国经济时报: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滥用巨额冲销和其他行为来“洗个澡”。 ,这严重破坏了市场预期。 它引发了剧烈的市场动荡,极大地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那么,上市公司如何“大洗礼”呢?
小星:“洗个澡”实际上是一个会计术语,是英语“ Takeabigbath”的直译。 也就是说,上市公司打算压制糟糕的一年的业绩,并将利润推迟到下一年,以实现明年业绩的会计处理方法。 常见的方法包括大规模计提坏账准备和其他资产减值准备金,从而导致当年业绩大幅下降,甚至亏损,以及在明年将以前提取的减值准备金冲回,从而产生大量的错觉。 性能有所提高,但公司的实际运营状况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新会计准则不再允许冲销减值准备,因此减少了这一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将来该领域将不会出现问题。 首先,资产的出售,出售或投资不属于冲销的情况,因此不受限制,但可以达到与冲销相同的效果。 其次,“洗涤”并不总是通过减损准备来进行。是的,还有其他更隐蔽的方法。
中国经济时报:总而言之,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蒙受了损失,那么就让它蒙受更多损失吧?
小星:是的。 本来它只损失了1000万,但损失1亿就是损失,所以我只是让它损失更多。 实际上,“大浴场洗涤”的行为也发生在国外。 例如,如果公司的管理层发生变化,新的管理层在上任后可能会“大洗礼”,这样,公司的损失责任将转移到前任,随后的绩效改善将由您承担。
中国经济时报:在会计准则允许的前提下,哪些方法将导致利润操纵?
小星:上面提到的“洗澡”是一种手段。 通常,“洗澡”的公司是糟糕的公司,或者是难以运营的公司。 更好的公司通常不会“洗澡”,而是通过涂抹油脂和粉末来“粉饰报告”,这意味着他们希望看起来不错。 一个小动作。 为什么通常不好漂亮,但是如果这个人掉到了泥坑里,再抹粉也抹不漂亮,那只能去“洗澡”了。实际上还有更升级的利润操纵手段,就是整容,关联交易其实就是一种整容,从这儿切点补到那儿。尤其是我国很多上市公司都是非整体上市的,有的甚至拿一个车间上市,不做关联交易就没法生产。其实关联交易本身并没有错,用著名制度经济学家科斯的话来说,之所以要有企业就是为了做关联交易,以减少个人与市场之间的交易成本。但关键是应用关联交易的人的动机有问题,很多上市公司为了业绩考核、获取银行信贷、融资和再融资、给投资者交卷、推卸责任等目,利用非公允的价格进行关联交易,欺瞒投资者。这些不正常的关联交易在中国股市被发挥至极致,具体手法有如下几种:
第一,无形资产转让也很容易出问题。由于品牌等无形资产的定价和评估存在很多困难,使得公允价值的确认不太容易,于是就有上市公司利用这些环节来做虚利润,或者通过这些环节与关联企业搞利益输送。
第二,有些上市公司还会充分利用当地政府的财政补贴来增大利润。
第三,在资产重组中利用关联交易在财务报表上做文章的有“甩包袱”、“转金子”、既“甩包袱”又“转金子”等几种类型。“甩包袱”就是上市公司把一个坏资产卖给别人,实现提高利润或扭亏为盈的目的;“转金子”就是大股东往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是目前最为流行的做法;既“甩包袱”又“转金子”就是把上述两种做法结合起来。最终是为了提升上市公司的估值,做高股价。除了资产重组之外,上市公司还可能进行“债务重组”,像债务豁免、债务代偿、以股抵债等行为都属于债务重组。1998年-2001年期间的会计准则允许债务重组的收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但现实中的众多的问题导致2001年-2006年期间会计准则不再允许债务重组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可是在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中,债务重组的收益又重新可以计入当期损益,从而债务重组中的各种猫腻又开始兴盛。
第四,在经营活动中的关联交易也不得不防。关联方在采购和销售环节中采取非公允的价格操纵定价,或相互支付费用,比如有些上市公司的关联企业替上市公司打广告、搞委托经营,通过费用支付的方式实现利润输送或资产转移。
中国经济时报:地方政府为何要帮助企业做大利润?
肖星:一些地方政府帮助上市公司做利润,往往是为了保壳或为了帮助上市公司达到再融资的条件,实现继续引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目的,但是这种利润往往不可持续。
中国经济时报:普通的中小投资者如何去识别这些花样繁多的财务“易容术”?
肖星:首先,对于公司组织结构过于复杂的上市公司应该尽量躲避,因为你看不清他是几层关联关系;其次,大多数关联交易所带来的利润都不是主营业务带来的,因此对于来自于非主营的利润,如其他业务利润、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等都要紧密关注,尤其是大额交易之后的利润增减,如果有重大的关联交易,就要弄清关联交易之后的真正目的和交易条件;第三,要多关注上市公司的利润构成,看其成本费用占收入的比重是否稳定,如果出现突然变大或突然变小的情况,一定要注意看其是否在“洗大澡”。
牛市中要格外警惕利润操纵
中国经济时报:新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实施以来,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带来了很多新变化,这背后会不会潜藏一些新的问题?
肖星:新准则更强调公允价值,给了上市公司更多的选择和自由度,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利润操纵的空间也更大了、渠道更多了。比如,现在很多上市公司都持有其他公司的股票,在过去的准则里这是一个短期投资,是按照投资时的成本来计算,如果下跌了就要确认跌价的部分。在新准则中公司可以选择将这块归为交易性证券或可出售证券,这两种投资在期末时都按照公允价值,也就是市价来计价,区别是交易性证券的价格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可出售证券的价格变动则计入资产负债表,待出售时再进入利润表。因此,被归入交易性证券的短期投资,其股价的涨跌变化就与当期利润息息相关,在股价上涨的时候可以马上给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但是股价的波动也会带来上市公司未来业绩的不稳定。
中国经济时报:对公允价值的界定外界好像争论比较多?
肖星:那是肯定的。有一些资产的公允价值界定起来不是很容易,虽说活跃的二级市场是一个判断的标准,但毕竟每个市场的效率不同。比如股票市场交易比较活跃,尽管也存在价格偏离价值的情况,但毕竟股票市场的价格信息比较公开透明,而像土地使用权这样的无形资产,市场的透明度就低一些。
中国经济时报:在当前的市场情形下,投资者应该如何对待财务数据的变化?
肖星:越是在牛市的时候,上市公司越有操纵利润的动机,因为这时候一方面操纵利润对股价的影响很明显,尤其是在全流通时代,大股东比小股东更关注股价;另一方面如果上市公司自身也觉得其股价被高估了,不采取措施股价就有可能掉下来,而操纵利润可以降低市盈率,从而可以帮助稳定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