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最低转折点是什么?
last上周,上海和深圳股市曾经启动了短期反弹,但是在卖空能量的压力下,市场仍然无法回调恒大地产股票。 目前,投资者非常担心市场何时才能停止下跌并企稳,并开始相对强劲的市场反弹。 同时,当前市场是否已经处于熊市的末端,是否即将迎来牛市,这是中长期投资者必须注意的重要问题。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上空头和多头的市场趋势,希望通过历史市场的操作规则来指导最近市场的研究和判断。
我国证券市场的历史有两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此期间,市场结束了熊市调整并进入了强劲的牛市上升周期。 它们分别是1995年底和1999年5月。那么,空头开始时的市场特征是什么?
首先,市场低位迅速下降。 在指数中,股指在触底之前的几周内显示了短期的广泛趋势。 上证指数一周下跌了5%以上。 实际上,经过长期的熊市调整后,大盘指数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进行了修正,风险已经被完全释放。 但是,由于该指数的调整相对充分,因此空头结束和牛市开始时的市场并未阻止下跌。 相反,相对较低的市场将有一个快速下降的过程。 具体的市场表现是:一批个股在低位呈快速下降趋势,短期跌幅可能在短短几个交易日内超过20%,个股的跌势也将在近期内蔓延。 市场,触发市场。 恐慌。 这实际上是宽松的低级别筹码和投资者恐慌和逃离的过程。
第二是小音量的持续缩小。 中国股市是典型的资本驱动市场。 市场的兴起需要交易量的有效配合,当市场达到顶峰时,交易量将逐渐萎缩。 随着指数进一步走弱,市场交易意愿进一步减弱,大多数基金处于现场看似平静的状态,高级基金也处于无奈的被动观望状态, 交易量自然会进一步萎缩。 一般来说,当市场即将见底时,上海股市将连续一个交易日缩水至50亿元甚至低于40亿元。 即使它很低,也不会有放量的趋势。 由此可见市场缺乏交易意愿。
第三,在整数支撑位附近,市场高度看跌。 我们注意到,在1995年底之后,上证指数将在500点附近测试支撑作用。 当时,在证券媒体的“关注市场的十大机构”栏中,主要机构很少研究和判断高度一致,所有人都认为上证指数不可避免地会崩溃。 500点大关进一步扩大了空间,但上海股票指数停止下跌并稳定在512点附近,这从一侧验证了相反理论的正确性。 当上证指数在1999年5月突破千亿大关时,市场机构也高度看跌,认为千点关口已成风波,但上证综指再次使这一风险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而1047成为了一个点。 。 阶段性低点的代名词。 前期,上证指数突破了千点。指可能会下跌到800点附近,而行情却就此展开了一轮力度比较强的反弹走势。
事实上,个股出现低位杀跌走势,正是市场信心出现崩溃迹象的表现,而市场信心崩溃的时候,也往往意味着行情可能会探明真正意义上的阶段性底部。
四是鲜明的主流热点是行情由熊转牛的关键。当行情经过长时间的熊市震荡之后,市场也将出现转机,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市场成功培育出鲜明的主流热点。在1996年年初启动的牛市行情中,以深发展、四川长虹为代表的绩优股行情强势崛起;1995年的5·19行情中,则是以东方明珠、广电电子、广电信息为代表的网络股横空出世,有效激活了市场的做多欲望。一般而言,主流热点的崛起将为市场提供鲜活的赚钱效应,刺激增量资金的积极介入,进而推动牛市行情的启动。
在回顾了历史上熊末牛初行情的市场特征之后,再来对比我们目前的证券市场。
通过观察近期的市场我们发现:首先,虽然近期市场重心呈现出不断震荡下行的趋势,但个股行情还是保持着一定的活跃程度,几乎每天都有个股攻上涨停,医药板块、循环经济板块、科技板块都表现出一定的强势,相反,很少有个股出现连续的恶性杀跌走势,这意味着市场并没有出现恐慌性低位杀跌;其次,近期成交量呈现出一定的萎缩,沪市单日成交金额不足100亿元,也意味着行情已回归存量资金运作格局,但是沪指的单日成交金额都在60亿元以上,量能并没有进入相对的地量水平;此外,观察近期各机构的市场研判结果,虽然看空者略微占优,但仍然有相当规模的机构看多或看平,市场并没有形成高度看空的研判格局;再者,近期市场的一个特点是,虽然市场不断涌现出短线热点,但热点效应的持续能力及呼应能力都相对有限,没有哪个热点板块能够演化为行情的主流热点,这也将制约短线行情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那就是近期市场尚未进入熊末牛初的阶段,换言之,大盘的调整尚没有完全结束,对此投资者也应该有一定的心理预期。
上周沪指一度展开短线反弹走势,这主要还是市场自身运行的需要。上周大盘宽幅震荡,沪指相继击穿了半年线及千一整数关口的支撑,从技术分析的角度出发,重要的支撑点位击穿之后,将有一个反抽确认的过程,而上周大盘的短线反弹其实就是这个反抽过程的一部分。不管沪指是否能够有效收复这两道关口,反抽之后大盘的震荡仍将延续,这是趋势力量主导的必然结果,投资者仍应该谨慎应对近期行情。
更多底部知识请关注扬帆股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