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上千只股票? 应该用什么标准来筛选? 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股票? 你选择什么样的公司? 有人采访了美国著名房地产大亨特朗普,问道:“你的房地产管理秘诀是什么?” 特朗普说:“位置好,位置好,位置好。” 那么普通人在购买股票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 我觉得也是三句话:“好公司,好公司,好公司!”
买股票时,先选择好公司,再选择小盘股,经销商,或者资产重组 等等等等。
那么,什么样的公司才是好公司呢?
在2001年到2005年这么大的熊市中,很多优秀公司的股票涨了三倍甚至四倍。 所以现在已经从1000多家涨到了3500家,很多公司还没有增加。 为什么? 快破产了,还能涨吗? 所以,要选择,一定要选择一家确定性高、能持续回报股东、持续盈利、可持续发展的公司。 这是个好生意。
选择一家领先的公司。 如果根本看不到一家公司的产品,最好不要涉足该公司的股票。 为什么? 不理解就买股票,突然跌两跌怎么办? 大多数人只是切了肉就跑,因为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如果你了解这家公司,在市场上看到这家公司的产品,你就会认为公司股价下跌一点是正常的。 这是肯定的。
如果不抓住股票中最好的公司,2020年,无论是5000还是10000,你仍然会赔钱。 优势企业因为优秀的管理、优秀的品牌、有能力的领导者而不断前行。 英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基金经理叫Taub。 他说,他自己的投资很简单,英国可以是世界上最好的。 英国的那些公司可以一口气抓住它们。 哪些英国公司是世界上最好的? 一、35支烟; 二、苏格兰威士忌; 三、联合利华; 四、希思罗机场; 五是保诚保险公司。 陶布说:“我的投资组合很简单,把这些东西变成投资组合就行了。效果相当不错,25年翻了54倍!为什么?因为这些好公司越来越大了。”
选择垄断性稀缺公司。 现在很多投资者投资的时候,都愿意受别人的鼓励。 比如,有人说这家公司是茅台的第二个,茅台涨了就能涨。 如果那家公司是第二个招行,不如买招行,因为招行的价格太高,太低,有潜力。 很大; 这家公司是第二个五粮液,这家公司是第二个……很多投资者贪图便宜,所以买第二个“茅台”、第二个“工商银行”、第二个“苏宁” 家电”,这些都是概念,好东西总是稀缺的,而且这些好东西是垄断的、稀缺的、不可再生的,长期持有问题不大,管理风险也不会太大。 二是选择品牌突出的,如可口可乐、同仁堂、贵州茅台、云南白药、阿胶等。品牌有很大溢价,而企业是文化的载体。
每个行业都会有自己的龙头企业,那么是不是每个行业都值得同样关注呢?不是。要选优势行业。什么叫优势行业?就是要做精而不要做得太广泛。香港在上世纪70年代,当时李嘉诚身价才几千万,而包玉刚是世界船王,身价更高,一个油轮等于岸上好几栋大楼呢,但现在谁有钱?李嘉诚,他已经是华人首富了。为什么?看看李嘉诚的资产配置就知道了,当包玉刚是船王的时候,李嘉诚就在买码头,所以李嘉诚现在旗下不管是长江实业、和记黄浦,主要的投资就是码头、货柜码头、高速公路、电力、机场、商业零售,还有香港的电讯、欧洲的电讯,他买这样的收费口行业,才使得他的资产往上走。对于老百姓而言,就买收费口行业、稳健的行业最适合。
除了“收费口”行业之外,还有哪些行业也值得留意呢?中国品牌的白酒、医药、旅游区、铁路、公路、机场这些东西,别人复制不出来的这些东西也是应该重点关注的。
选快速成长企业再一点,选能长大的行业。什么行业能不断长大?选全球商业周刊的企业前五十家,就知道选什么行业了。第一是金融,金融里边有证券保险银行,有花旗银行、摩根大通、富国银行、哈撒威保险、美林高盛证券;第二是科技,有微软、有思科-T、有戴尔、英特尔-T;第三个是消费品,有雀巢、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万宝路;第四个是医药行业,有辉瑞制药、有默克制药、有葛兰素史克;第五个是沃尔玛、家乐福、家得宝这样的商业巨头;第六个是壳牌石油、美孚石油这样大的能源巨头;第七是通用电器、丰田汽车。这些说明了什么行业能长大,什么行业长不大,挤不到前五十。
中国的崛起分为大致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制造业的崛起,我们可以纺世界上最好的布,制造世界上最好的鞋,做世界上最好的电冰箱,制造世界上最好的微波炉;第二个层次是服务业,金融资本市场的崛起,带动消费的服务行业的全面发展;第三个层次是整个文明的崛起,是文化的复兴,这也是最高一个层次,那么很多品牌的、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瑰宝的东西,未来就会非常有前途。所以,要选择这样的行业、企业,作为长期关注、投资的一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