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股市一路下滑,不少投资者损失惨重股票啦网。 “把剩下的资金分成10股,每下跌4%就用一份。” 这是价值投资股东的提议。 笔者认为,从战略的角度来看,这种一路买到底的方法,对于真正的好股票当然是适用的。 但是,从战略分析来看,四部分加法可能没有最好的成本稀释效果。 而等比例加仓法和两阶段加仓法的使用,可以帮助投资者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等比加仓法
在股市中,越买越跌,无疑是价值投资者的真实写照。 但是,以什么价格买入多少,无疑是投资者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比如上面提到的10买入法,就是价值投资者最常用的增仓方式。 在固定百分比下降后,增加固定数量的资本。
不过,这种加仓的方法虽然简单,但是越往后效果越差。 原因很简单。 随着持仓数量的增加,每次增加所募集的资金与已增加的资金的比例不断缩小。 可以想象,如果每次用10万元加仓,第一次加仓的10万元和投仓的10万元是1:1; 而第二次加仓的10万元和已经投入的20万元是1:2的关系,第十次加的10万元,和已经投入的90万元相比, 是 1:9 的关系。 虽然越往后可以买到更便宜的筹码,但由于增仓量有限,虽然同等增仓量能买入的股票数量更多,但与累计增仓数量相比,仍然是一个小数字。 分享。 稀释成本的效果是一般的。
作者认为,如果不采用等量增加方式,而采用等量增加位置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所谓比例增加法,就是在每次增加比例后,增加累计增加的资金,使每次增加的资金与已经增加的资金的比例保持不变,这样就可以低价买入。 你得到的低成本股票,你可以获得更大的优势。
根据以上思路,可以对上述10种加仓方法稍作改进。 如果投资方有1000万元资金,那么根据10附加法,每次需要投资100万元。 但在采用比例增持方式时,首次增持仍定为100万元,但此后需保证每次增持后持仓资金累计增持按比例增加。 100到1000期间,一共需要加仓9次,那么10次开9次根号得到1.29,即每次加仓需要累计增资为前一次的129% . 所以,在第一次增加仓位100万元之后,第二次增加仓位只有29万元,这样总投资就变成了129万元; 第三次增加仓库37.41万元,总投资166.41万元,即129×1.29=166.41,以此类推。 ,最后一次增加仓库233万元,使总投资1000万元。 那么,这两种加仓方式在降低成本上有什么区别呢? 经计算,如果一只股票从10元、9倍、4%跌至6.93元,最终10股等股法平均成本为8.26元; 而采用比例增加法,成本为7.79元,比前者降低5.7%。
两阶段增加仓位。同样可以参考。如果加仓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是在当前估值偏低但无法了解还会跌多少的前提下,被迫采用分段加仓来寻求捕捉低点的概率和程度的平衡。那么,对趋势交易者而言,加仓就是一种帮助其过滤趋势的好方法。
以某趋势投资者为例,计划于某只股票突破10元后买入1万股,并认为将出现一波大行情,股价有望上涨到15元,设定9.5元为止损位,即每股承受0.5元的损失,总损失为5000元。现在该投资者改为两阶段加仓法,第一次10元买入5000股,在10.5元再买入5000股,与此同时将止损位也上移到10 元。显然,在最初5000股时,其看错趋势的最大损失为2500元。在第二次加仓时,由于第一次买入部分已经设定为止损和买入价持平,所以其看错趋势的最大损失依然为2500元。从损失方面来看,可以将每次看错趋势的损失缩小50%.对于盈利方面而言,若采用不加仓法,成本是10元,到15元时盈利 50000元;而采用两次加仓的方法,成本将轻微上升至10.25元,上涨到15元时的盈利为47500元,较不加仓时减少5%.最为关键的是,趋势交易往往要屡次试错后才会出现一次盈利机会。也许对与错交易的比例是1:2,那就意味着采用上述的加仓方法,在有两次无趋势的行情中可以减少总计5000元的损失。而在一次有趋势的行情中,减少2500元的利润,两者合计依然存在收益。显然,只要遇上低概率但是高风险回报比的行情,加仓技术都可以帮助投资者过滤假突破、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