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网小编为您分析汇率改革是否需要防火墙:
对于关心资本项目开放的人来说,“改革顺序”和“防火墙”是最熟悉的 条款股民汇。 资本管制一直被视为一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最后一道防火墙。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真正的防火墙不是资本管制,而是市场化的汇率。 防火墙不是将国内经济与外界隔绝,而是留下足够的手段来应对外部冲击。
美元、欧元、日元都是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 这并不意味着外部资本可以任意影响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 这三个经济体都有独立有效的货币政策,这表明它们的防火墙正在发挥作用。 如果人民币要国际化,迟早要实现自由兑换。 当时,中国也需要防火墙。 以市场为导向的汇率制度是中国在资本项目开放后防止外部冲击导致国内经济失控的“防火墙”。
一般来说,当货币扩张的利率下降时,资本的流出会使货币贬值。 升值预期的存在可以防止资本的无限流出,使货币政策可以独立决定国内利率,独立于国内外利率。 干扰差。 如果货币政策以利率为操作目标,本币扩张不会因资本自由流动而降低效应,而是因资本自由流动而产生溢出效应。 就像美联储的货币扩张一样,导致资本外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新兴市场通胀,但不影响其对美国经济的刺激作用。
具有防火墙作用的市场汇率可能因超调而出现过度波动,对外部门容易出现不稳定。 但是,在正常情况下,为了内部稳定或整体经济稳定而放弃外部稳定是值得的。 如果对外部门不稳定的影响足够大,即使对外部门实现了稳定,经济总体稳定也已基本实现,汇率稳定本身就成为比货币政策独立更重要的追求。 可见,市场化汇率成为有效的防火墙是有条件的。
要发挥市场化汇率的防火墙功能,必须在拥有政策工具的同时,牺牲外部不稳定,实现内部稳定或经济整体稳定。 尤其是以基准利率为操作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否则就会出现面对泡沫经济无所作为的局面。
要充分发挥市场汇率的防火墙功能,还需要尽量减少汇率的不稳定和汇率不稳定带来的危害。 这就要求消除本币和金融市场扭曲可能导致的汇率过度波动,在外汇市场提供充足的避险工具,减少汇率波动对我国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 实体部门。
可以看出,一个能够起到防火墙作用的市场化汇率,不仅是汇率本身的放开,也是整个外汇市场和货币政策体系的建设。
在外汇市场和货币政策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化。化是极端危险的。改革次序并不难理解,“海量先生”的无奈也殷鉴不远。正如余永定教授所说,中国现在有比资本项目自由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这至少要包括防火墙的建设。